浏览:930 发布时间:23-06-12
礼州,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礼州会议召开的地方,“万里长征”一词在这里首次提出,长征北上路线在这里研究确定。这里见证着中国革命的艰苦与卓绝,这里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6月9日, 102厂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从会议室搬到了礼州会议会址。让全厂党员干部用脚步赓续红色精神,在追寻红色记忆中,接受革命精神洗礼、传承红色基因,推动主题教育不断走深走实。在昌党委委员、中层干部、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近60人参加了学习会。
礼州红军长征广场,大型红色文化墙镌刻着红军彝海结盟、突破围堵、北上陕北的时间足迹,述说着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历史壮举。穿越时空、触摸历史,凝视着红军长征的注记,与会人员仿佛被带回了那个战火纷飞,却又充满希望的年代。先辈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的无畏豪情,坚定的红色信仰和顽强的斗争精神,深深感染着大家。“我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带着这样的认同和自豪,全体党员整齐列队,面对党旗,举起右拳,庄严宣誓。
旧址无言,记忆有声。土木楼、青瓦灯、矮方桌、半块银元……先辈留下的碗盘、电报,被小心地保存。1935年5月21日,毛泽东、周恩来等红军领导人在边家祠堂内召开了著名的礼州会议,决定红军北上陕北长征路线。“当时的礼州看似平静,但红军前路凶险,敌人早已在大渡河摆开阵势,并扬言让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历史也许就在这一瞬间被改变,这才有了之后的彝海结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边家祠堂永久地记录了这一历史瞬间。”伴随着陈列馆工作人员深情的讲述,广大党员干部驻足聆听,用心体悟着老一辈革命家的深谋远虑和红军将士的赤血丹心。
之所以将本次实地学习的地点放在礼州会议会址,就是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定理想信念,重温党员干部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并从主题教育中汲取精神力量和智慧,就是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单位各项事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提到主题教育实地学习,韦延彦书记阐述了厂党委的初衷。
让历史映照现实,用精神引领征程。通过此次实地学习,大家对红军战士革命的大无畏精神和革命必胜的乐观主义精神有了更深的了解,对革命先烈崇高气节产生了强烈共鸣,对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102厂全体党员干部将以此次主题教育实地学习为契机,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绩,共同为做精多元产业作出更大贡献。(图文:王绍武)